第52章
邺,曹操击败袁绍,北征乌桓,最终平定北方建立的都城。
铜雀台,曹操定都邺后,大兴土木建于漳河畔的标志性建筑。
建安十五年,铜雀台正式落成。
曹操大人为了庆祝此盛举,召集文武百官相聚台前,几个出类拔萃的儿子登台作赋。我虽未亲临现场,但听说曹子建大气恢弘的《铜雀台赋》将铜雀台的得天独厚渲染无疑,并因此赋得到曹操的赞赏与鼓励。子建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定能使他将来在文坛造诣非凡。只是今日的崭露头角,对于子建来说既是一个机会又伴着风险。不过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子建之前说过,他无心出成绩讨好曹操,而这次才华横溢的子建能让曹操如此大赞叹为观止,可见他的铜雀台赋作得多么出色,以他的性格不是应该随便来两句不痛不痒的敷衍下才合理的吗?
抱着十二万分的疑问,随着曹府几个有身份的女人前往瞻仰邺的标志性建筑。曹操大人继早晨的百官会晤后,又在铜雀台设了家宴,众成年公子早已坐定,曹操的夫人们以及几个儿子的妻小全都依次入座。
乖乖地选了个位子,离曹丕不远,但当中隔了个甄氏。
环视周身,这就是子建赋中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铜雀台——高十丈,“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由三台组成,每个台相隔约六十来步,“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三台之间以二桥相连,“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如此恢弘气郁的大型建筑,单单坐着就有置身宇宙中心的空灵感,“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结合着印象中在图书馆典籍内过目的《铜雀台赋》,品味着子建文笔的绝妙与意境的恰好拿捏。
“铜雀台落成,于邺于我曹家都是吉祥之兆啊。”曹操站在台正中发表感言,“我曹孟德今携举家老少共同鉴证这一时刻!子文,今日早上你当着群臣的面舞了一套剑法,何不再次助兴?”
“献丑了!”与我距离不远的高大男子大大咧咧登台,拔开腰间明晃晃的上好配剑。
“夫君——”台下的孙氏莞尔站起,似有夫唱妇随的架势,只见她走到子文身边面向曹操和卞夫人,“公公,婆婆,媳妇儿自小精通音律,特擅古琴。今日想借着如此盛大的家宴凑上一曲,一来替各位助兴,二来想同夫君来个同台表演。”
孙氏弹琴,子文舞剑,令人称羡的夫妻同台。怀着祝福的心情,我身子稍稍前倾,饶有兴趣。
下人从不远抱来一古琴置于孙氏面前的琴架上,只见孙氏站定,深吸一口气,抬起手,轻轻拨弄琴弦起了个头,乐曲声想起,子文摆开架势挥动手上长剑。
孙氏纤纤十指划过琴弦,一阵阵流转空灵的琴音一声声传入耳中,很真情实意的表演,演奏者是用了心入了情的。只是她的手指有些僵硬,想必今日当众表演并要与子文相互配合增加了原本就操练不易曲目的演奏,孙氏有压力,因此无法放开地演奏这一曲。不过在我看来,经由原先开头时的悠长清雅过度到后段的阵阵嘶鸣,犹如万马奔腾高昂激励,孙氏已经很好地将乐曲自身套用到了子文的剑舞上,并且积极配合着子文的眼神,以及挥剑斩下的力度气势。而子文也由方才孙氏主动请缨的一阵惊讶,初舞时的生涩拘束,渐渐变得乐在其中,不知不觉配合起孙氏的节奏与力度在台上尽显男儿雄风,并且时不时地回眸与孙氏眼神交流。
“好好好!”曲罢,曹操带头鼓掌。
“不觉得他们是天生一对?”曹丕别有用心地转头对着甄氏,目光在我的方向意味深长地留了下。
卞夫人高兴地向孙氏招手,孙氏绕开琴跟着子文不紧不慢地挪像卞夫人跟前。卞夫人欣慰得很,将面前小两口的手牵在一起,笑容可掬地对着他们饱含深情地打量:“果然是琴瑟和谐,夫唱妇随的一对啊。”因为没有事先准备,她从自己手上解下一条金手链交给子文,“这个是珍海铺一流师傅打造的,叫百子千孙。由十八个精致小巧的葫芦金片衔接而成,娘现在把这个给你,是要你当着爹娘的面给你的宝贝媳妇戴上,快些给我们曹家开枝散叶。”
子文面露尴尬,硬着头皮不自然地牵起孙氏的手。稍粗的手指不熟练地替她扣着百子千孙的搭扣。
孙氏笑不露齿,害羞又包容地注视着自己夫君稍显笨拙的手头动作,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意思。
子文忙活了半天,红着脸抬头向爹娘汇报:“好了。”
“给自己的妻子戴首饰,怎么弄得像手都没摸过一样。”卞夫人仿佛看到两个刚恋爱的孩子一般,忍不住善意嘲笑起已经成亲个把月的他们来。
“夫人啊!”因为来的都是自家人,曹操大掌带过卞夫人的肩,“人家子文才新婚,方才那是情趣啊。”
卞夫人与曹操对视一笑:“能看到子文得此佳妻,为娘的真的很高兴。也真不枉自小不多看其他女子一眼的子文会将她放在心上,为娘现在对孙氏越看越喜欢啊。”
放在心上?指的是主动来提亲?眼前和乐融融的四个人,儿子,媳妇,公公和婆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子文能真正给这个女子幸福,她是那么娇小那么懂事,那么地主动争取自己的幸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